黄河中游新近系红粘土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以陕西府谷老高川为例

被引:6
作者
刘艳霖
岳乐平
帕拉提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乌鲁木齐,陕西西安,新疆乌鲁木齐
关键词
黄河中游; 府谷; 新近系; 红粘土; 粒度特征; 古环境; 陕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8 [矿物分类];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黄河中游新近系红粘土粒度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三峰分布 ,说明它是由多种成因组份构成 ,而且每种成因组份对整体的贡献率也不同。其粒度组成主要是以粉土粒级 (5~ 5 0 μm) 为主 ,而 2 5 0 μm以上的颗粒少见。除小于 1 μm和小于 2 μm粒级含量变化相对稳定外 ,其余粒级均表现出旋回起伏的特征。大于 6 3μm和大于 30 μm及中值曲线变幅较大 ,说明当时冬季风比较盛行 ,而且变化强度比较大 ;而小于 2 μm粒级曲线变化相对稳定 ,说明当时夏季风很弱 ,而且没有太大变化。粒度曲线与野外岩性所得结论相一致 ,说明当时气候总体上是以干冷为背景 ,但也有干冷与暖湿的交替。野外岩性上表现为粘土层与钙结核层相互交替 ,粒度曲线上表现为峰谷旋回起伏的变化 ,同时也有古生物证据与岩石学证据相佐证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前处理步骤与方法对风成红粘土粒度测量的影响 [J].
鹿化煜 ;
苗晓东 ;
孙有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3) :129-135
[2]   陕西旬邑新近系红土剖面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薛祥煦 ;
鹿化煜 ;
周杰 .
沉积学报, 2002, (01) :118-123
[3]   黄河中游三趾马红粘土的岩石学研究及古气候意义——以陕西府谷老高川三趾马红粘土剖面为例 [J].
罗静兰 ;
张云翔 .
沉积学报, 1999, (02) :49-55
[4]   黄土高原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对比——红粘土风成成因的新证据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沉积学报, 1999, (02) :61-67
[5]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78-283
[6]   黄土高原红粘土成因及上新世北方干旱化问题 [J].
丁仲礼 ;
孙继敏 ;
朱日祥 ;
郭斌 .
第四纪研究, 1997, (02) :52-62
[7]   洛川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科学通报, 1997, (01) :66-69
[8]   陕西府谷老高川新第三纪“红层”的划分与时代 [J].
张云翔 ;
薛祥煦 ;
岳乐平 .
地层学杂志, 1995, (03) :214-219
[9]  
黄土高原土壤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田均良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