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的研究及思考

被引:7
作者
汤小虎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研究; 思考;
D O I
10.13192/j.ljtcm.2006.04.22.tangxh.013
中图分类号
R289 [方剂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4 ;
摘要
对近年中药复方的研究进行总结,可归纳为整方、拆方、配伍环境、量效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并对研究模式也进行了总结,认为中药复方的研究应保持中医的辨证施治特色,注重病证结合和临床疗效,以及规范中医病证动物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0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式 [J].
王阶 ;
王永炎 ;
杨戈 .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01) :7-9+12
[2]   近10年来中药基础方剂学研究文献分析(Ⅰ) [J].
崔蒙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 (11) :14-17
[3]   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中医现代化思路探索 [J].
程永现 ;
赵淑敏 .
中国医药学报, 2001, (01) :63-65
[4]   试论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J].
杜贵友 ;
方文贤 .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08) :3-5+29
[5]   中药药理研究思路探微 [J].
王伟 ;
王硕仁 ;
郭维琴 .
中国医药学报, 2000, (03) :59-61
[6]   方剂拆方的研究进展 [J].
韩凌 ;
王钦茂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0, (01) :63-65
[7]   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方法进展 [J].
陈兰英 ;
陈奇 ;
刘荣华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 (03) :64-66
[8]   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家兔血粘度的影响 [J].
闫润红 ;
王世民 ;
闫志芳 ;
不详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1999, (01) :8-10
[9]   三种承气汤方药配伍对大黄泻下作用的影响 [J].
李晓芹 ;
沈鸿 ;
郭淑英 ;
阴健 ;
何希荣 ;
贺玉琢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8, (04) :39-40
[10]  
方剂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邓中甲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