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流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陈能汪
洪华生
张珞平
曾悦
黄云凤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厦门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降雨径流; 污染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选取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内5个典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野外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3年5~6月两场降雨事件全过程实测的水文数据、营养盐氮、磷负荷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流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与规律: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高于非降雨期,且总氮、总磷的流失负荷主要受降雨强度、径流量大小影响,浓度变化过程与流量变化呈大致相同的趋势.溶解性污染物如氨氮,在降雨径流过程中浓度变化幅度较小,表明其溶解性所受到的水环境条件的限制可能大于流量变化对它的影响.施肥水平对污染负荷也有较大的影响.径流流失的氮素以可溶态氮为主,磷素主要以颗粒态磷为主,但以林地为主的小流域,因植被覆盖好,几乎不发生土壤侵蚀,磷素的径流流失以可溶态磷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红壤小流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 [J].
陈欣 ;
王兆骞 ;
杨武德 ;
叶旭君 .
生态学报, 2000, (03) :374-377
[2]   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望 [J].
鲍全盛 ;
王华东 .
地理科学, 1996, (01) :66-72
[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002
[4]  
环境水文学[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沈晋等编著, 1992
[5]   Processes controlling soil phosphorus release to runoff and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J].
McDowell, RW ;
Sharpley, AN ;
Condron, LM ;
Haygarth, PM ;
Brookes, PC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1, 59 (03) :269-284
[6]  
Rainfall frequency an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runoff from soil amended with poultry litter. Sharpley A 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