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强度对农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孙飞达 [1 ]
王立 [2 ]
龙瑞军 [1 ]
路承香 [2 ]
包正育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降雨强度; 土壤侵蚀; 产流产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仪器自身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设5种不同的降雨强度分别研究半干旱区林地、草地、人工草地和耕地的产流产沙特征。模拟天然降雨最大雨强5.05 mm/min,雨量118.2-300.3 mm/h;雨滴落地速度、雨滴动能等降雨特征值与天然降雨特征值是一致的;不同立地条件下径流量、侵蚀模数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并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吴普特等编著, 2002
[2]  
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理论、技术、潜力[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胡恒觉等著, 2002
[3]   不同降雨强度下农地的产流产沙研究 [J].
孙飞达 ;
蒋志荣 ;
王立 .
甘肃科学学报, 2005, (01) :53-56
[4]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与降水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J].
沈玉芳 ;
高明霞 ;
吴永红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2) :13-16+49
[5]   保护性耕作的不同因素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J].
王晓燕 ;
高焕文 ;
杜兵 ;
毛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6) :42-47
[6]   SR型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J].
陈文亮 ;
唐克丽 .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04) :106-110
[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研究 [J].
张翼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02) :39-47
[8]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研究 [J].
杨子生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1) :4-12
[9]   低丘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C值及可持续性评价 [J].
于东升 ;
史学正 ;
吕喜玺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1) :72-77
[10]   城市地面产流的试验研究 [J].
岑国平 ;
沈晋 ;
范荣生 ;
王彦斌 .
水利学报, 1997, (10) :48-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