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聚类法评价淀山湖水质状况

被引:20
作者
王旭晨
王丽卿
彭自然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水体富营养化; 水环境质量;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2 [水产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2004年逐月在淀山湖6个站点进行水质参数测定。水质参数在各站点的月平均变化范围为DO 7.210~9.943(mg/L)、BOD53.810~4.940(mg/L)、CODMn6.016~7.053(mg/L)、TP 0.137~0.366(mg/L)、NH3-N 2.176~3.362(mg/L)、Chl.a 29.814~56.02(mg/m3)。对各站点2004年水质参数的月平均测定结果应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富营养化程度和水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调查的六个站点全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六个站点的水质全部处于V类水等级。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过程中,权系数最大的是氮、磷及叶绿素a。因此,在淀山湖人工栽植水草进行脱氮除磷、放养滤食性鱼类抑制藻类大量繁殖是改善淀山湖水质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灰色系统理论在渔业科学中的应用[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新军主编, 2003
[2]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J].
朱庆峰 ;
廖秀丽 ;
陈新庚 ;
张淑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47-50
[3]   概率法评价邕江河段水质的尝试 [J].
黄辉金 .
广西水利水电, 2001, (02) :65-68
[4]   基于灰色聚类的水质评价方法 [J].
叶巧文 ;
张新政 .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4-7
[5]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屠清瑛主编, 1990
[6]   灰色聚类法在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J].
杨红 .
渔业机械仪器, 1995, (06) :36-39
[7]   灰色系统理论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J].
谢骏 .
水利渔业, 1997, (04) :9-12
[8]   基于灰色聚类决策的水质评价方法 [J].
贺北方 ;
王效宇 ;
贺晓菊 ;
马细霞 ;
刘宜峰 .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 (01) :10-13
[9]   营养度指数法在寒地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J].
张思冲 ;
张雪萍 ;
廖永丰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3, (04) :416-419
[10]   灰色聚类方法在滏阳河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朱长军 ;
周继红 .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3, (04)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