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卵对3种赤眼蜂的适合性比较

被引:14
作者
李元喜
戴华国
姜金林
符文俊
孙智婵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3]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南京
[4] 江苏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米蛾; 赤眼蜂; 寄主适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76.3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观察研究了以米蛾卵和亚洲玉米螟卵为寄主时 ,玉米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ostriniae)、拟澳洲赤眼蜂(T confusum)、松毛虫赤眼蜂 (T dendrolimi)等 3种赤眼蜂的寄生发生及羽化情况。结果发现 :以米蛾卵为寄主时 ,3种赤眼蜂的寄生发生率均为 10 0 % ,其中寄生卵粒数、子代蜂数及子代蜂的羽化率以松毛虫赤眼蜂最高 ;蜂的死亡率以玉米螟赤眼蜂最高 ,达 10 4 2 % ,且死于预蛹期以前的蜂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拟澳洲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以亚洲玉米螟卵为寄主时 ,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发生率和寄生卵粒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种蜂 ,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发生率显著低于其它两种蜂。可以认为 ,亚洲玉米螟卵是玉米螟赤眼蜂的适宜寄主 ,是拟澳洲赤眼蜂的次适寄主 ,是松毛虫赤眼蜂的不适寄主。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寄主龄期对菜蛾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李元喜 ;
刘树生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1) :13-16
[2]   畸形细胞在协调寄生蜂同其寄主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J].
秦启联 ;
王方海 ;
龚和 .
昆虫学报, 1999, (04) :96-103
[3]   寄主对拟寄生昆虫产卵行为的防御 [J].
李元喜 ;
刘树生 .
中国生物防治, 1999, (03) :35-39
[4]   多态DNA病毒对寄生蜂宿主生理功能的影响 [J].
王方海 ;
古德祥 ;
庞义 .
中国病毒学, 1999, (02) :2-8
[5]   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研究进展 [J].
侯照远 ;
严福顺 .
昆虫学报, 1997, (01) :94-107
[6]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J].
冯建国 .
华东昆虫学报, 1996, (01) :45-50
[7]   影响松毛虫赤眼蜂寄生亚洲玉米螟的因子观察 [J].
张光美 ;
刘树生 ;
杨坚伟 ;
张帆 ;
孙彤 .
植物保护学报, 1995, (03) :205-210
[8]   利用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初报 [J].
张芝利 ;
黄融生 ;
朱墉 ;
王素琴 ;
康总江 ;
潘永成 ;
尹英华 ;
张文山 ;
恽秀芹 ;
孙爱华 .
昆虫知识, 1979, (05) :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