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七星瓢虫的卵黄发生:卵黄原蛋白的发生和取食代饲料的影响
被引:36
作者:
龚和
翟启慧
魏定义
张建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卵黄原蛋白;
血淋巴;
总蛋白;
脂肪体;
取食;
卵黄发生;
七星瓢虫;
食虫昆虫;
D O I:
10.16380/j.kcxb.1980.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用凝胶电泳和免疫扩散法研究了七星瓢虫成虫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中总蛋白和卵黄原蛋白的含量变化和相互关系。查明七星瓢虫和某些被研究过的昆虫一样,卵黄原蛋白在脂肪体内合成,释放到血淋巴,然后被发育的卵母细胞摄取。 2.系统观察了七星瓢虫成虫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和产卵的关系。在适温下取食蚜虫的成虫多数在羽化后四天血淋巴中出现卵黄原蛋白,十天后开始产卵,如食料适宜,在整个产卵期,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的水平较高。 3.对比了取食不同饲料的个体中脂肪体和卵巢鲜重的变化。对取食代饲料的产卵与不产卵个体的脂肪体、血淋巴、卵巢进行了分析比较。讨论了取食代饲料的部分个体不产卵的原因。 4.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2促进卵黄原蛋白的合成,使取食代饲料不产卵个体的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的含量明显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9+349
+34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