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多元社会思潮的路径和机制

被引:6
作者
张峰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思潮; 引领; 路径;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030501 ; 030504 ;
摘要
当今中国社会中,除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纷纷登场。这些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代表着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不同利益和价值取向,交锋激烈,竞相争夺话语权、主导权和合法性,并试图影响现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关键是探索并建立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路径和机制,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批判和抵制腐朽文化,形成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下多种社会思潮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生动格局,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巩固我国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J].
张博颖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9-13
[2]   论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 [J].
张国祚 .
求是, 2007, (14) :52-54
[3]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洪晓楠; 等著.人民出版社.2009,
[4]  
社会思潮研究.[M].吴成; 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