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体用论”述真

被引:10
作者
李晓春
机构
[1]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王弼; 体用论; 卦体; 以无为用;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10.04.006
中图分类号
B235.2 [王弼(226~249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体用论"起自何人,宋以后有很大争议;现代学者都很重视王弼体用观在体用论发展史中的地位。而实际上,王弼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体用"范畴,他从来没有把"体用"放置在与"本末"、"母子"两对范畴相同的高度上,更不要说把它看作是一个高过"本末"、"母子"的本体论范畴。王弼的"体"不是"无",而是"无"和"有"相结合的产物;"用"则分别与"无"和"有"有着复杂的关系。体用论发展至魏晋之后分成两条路径,而王弼的体用观正是这两条道路形成期的一个重要路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略谈王弼体用范畴之原义──“有体无用”之“用体论”
    林采佑
    [J]. 哲学研究, 1996, (11) : 30 - 36
  • [2] 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M].景海峰著;.人民出版社.2004,
  • [3] 中国哲学史新编.[M].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1998,
  • [4] 二曲集.[M].(清)李〓撰;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
  • [5] 理学范畴系统.[M].蒙培元著;.人民出版社.1989,
  • [6] 宋元学案.[M].(清)黄宗羲著;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
  • [7] 老子注译及评介.[M].陈鼓应 著.中华书局.1984,
  • [8] 王弼集校释.[M].(魏)王弼 著;楼宇烈 校释.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