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再平衡:储蓄率与资金流向

被引:8
作者
巴曙松 [1 ,2 ]
机构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2] 中国银行业协会
关键词
全球经济再平衡; 宏观政策选择; 储蓄率; 资金流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22 [储蓄];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自G20首尔峰会以来,如何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成为一个共同关注的课题,全球寻找并实现危机之后的经济再平衡,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2011年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强调已经就评估世界经济失衡的指标达成初步共识。IMF向G20多伦多峰会和首尔峰会提交的相关评估报告认为在内部经济增长目标上有明显进展,外部再平衡方面进展不大,如果不及时采取调整的措施,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可能会重新扩大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目前G20委托IMF所设立的有关纠正外部不平衡的"参考性指南"和"数量化规则",旨在就国与国之间若干经济变量确定一揽子数量指标,进而提出纠正措施。对于中国的政策制定而言,这些指标意味着为削减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需要评估汇率升值、结构性调整以及提高社会保障支出、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多重政策工具的潜在效果,而且不同政策选择对经济增长、货币供应、国内信贷增长、外汇储备也将产生不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