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甘薯资源形态标记的聚类分析

被引:10
作者
黄萍 [1 ]
马朝宏 [2 ]
颜谦 [1 ]
丁映 [1 ]
机构
[1]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处
关键词
甘薯; 形态标记; 聚类分析;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0.06.042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合理利用甘薯品种(系)资源,对15个从省外引进的甘薯品种(系)进行了27项形态标记的聚类分析,进而研究他们的遗传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欧式距离7.20处可将参试各资源分成4类。Y1和其他的甘薯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从四川引进的6个品种(系)中以S1、S4、S2及S5间的亲缘关系很近;从福建引进的5个品种系中以F1和F4间的亲缘关系很近。
引用
收藏
页码:1809 / 18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钾肥运筹方式对脱毒甘薯三康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邵代兴 ;
周开芳 ;
左明玉 ;
郑明强 .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06) :36-38
[2]   甘薯茎尖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初报 [J].
宋吉轩 ;
雷尊国 ;
李云 ;
彭慧元 .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38 (01) :44-45
[3]   甘薯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J].
宋吉轩 ;
雷尊国 ;
黄团 ;
李云 ;
彭慧元 .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11) :25-26+29
[4]   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易燚波 ;
岑亮 ;
郭小路 ;
张启堂 ;
傅玉凡 ;
唐云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156-162
[5]   优质高产高效脱毒甘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附视频 [J].
宋耀 ;
金智 ;
刘杰 ;
熊继文 ;
杨昌达 ;
刘振业 .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02) :54-55+82
[6]  
中国甘薯品种志[M]. 农业出版社 , 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