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教区冬春季气溶胶的元素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6
作者
赵锦慧 [1 ]
王丹 [2 ]
舒进兵 [1 ]
李海波 [1 ]
李兆华 [1 ]
李杨 [3 ]
机构
[1]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武汉市; 气溶胶; 来源解析; 载荷因子分析;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6—2007年冬春季在武汉市湖北大学校区连续采集气溶胶样品,测定气溶胶元素组成,分析气溶胶样品总悬浮颗粒物(TSP)质量浓度,再结合污染源的特征元素组成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构成。结果表明:湖北大学校区大气气溶胶污染程度较轻,气溶胶元素以地壳元素为主,其次是具有代表性的人为污染物元素,再次是盐类元素。通过因子载荷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显示,湖北大学周边地区的建筑源、交通源和餐饮源是湖北大学校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南京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来源探讨 [J].
黄辉军 ;
刘红年 ;
蒋维楣 ;
黄世鸿 ;
张予燕 .
气象科学, 2007, (02) :162-168
[2]   武汉市城区空气质量特征及控制对策分析 [J].
李海波 ;
余祺 ;
沈建军 .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7, (02) :46-48
[3]   武汉市PM10污染日变化及其高污染时段特征 [J].
李兰 ;
魏红明 ;
魏静 ;
姜明兰 ;
王芳芳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1) :39-41+116
[4]   成都工业区大气气溶胶特征及来源 [J].
刘菁 ;
张建强 ;
张玉玉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6, (06) :783-787
[5]   北京市冬季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J].
王开燕 ;
张仁健 ;
王雪梅 ;
石磊 ;
刘阳 .
环境化学, 2006, (06) :776-780
[6]   太原市冬季气溶胶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J].
刘晓琳 ;
王雪梅 ;
张仁健 ;
张怀德 ;
胡良温 ;
朱凌云 ;
石磊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 (04) :494-499
[7]   武汉市空气质量特征 [J].
魏静 ;
危万虎 ;
李兰 ;
王祖 ;
承杨超 ;
徐双庆 .
气象科技, 2004, (06) :417-419
[8]   武汉市空气污染状况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李兰 ;
危万虎 ;
魏静 ;
王祖承 ;
杨超 .
湖北气象, 2004, (03) :18-22
[9]   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的推估方法探析 [J].
徐蕾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2) :39-42
[10]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来源分析 [J].
宋宇 ;
唐孝炎 ;
方晨 ;
张远航 ;
胡敏 ;
曾立民 .
环境科学, 2002, (06)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