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我国南方水稻可种植区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宋艳玲
刘波
钟海玲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水稻; 可种植区; 中国南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我国南方稻区214站1961—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研究气候变化对南方水稻可种植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暖使南方稻区活动积温(日平均气温≥10℃)明显增加,49年增加了324.4℃.d。同时水稻生长季长度也明显延长,49年延长了17.9 d。双季稻可种植区北界明显北移,三季稻可种植区北界略有北移,20世纪60—80年代,双季稻可种植区仅限于长江以南地区,但21世纪初以来的10年双季稻可种植区北界移到长江以北,即向北推移近300 km,从而使新增双季稻可种植区扩展到四川东北部、贵州东部、重庆、湖北大部、安徽中部以及江苏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Ⅱ.南方地区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对种植制度界限可能影响 [J].
赵锦 ;
杨晓光 ;
刘志娟 ;
成迪芳 ;
王文峰 ;
陈阜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9) :1860-1867
[2]   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估算 [J].
王平 ;
黄耀 ;
张稳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5) :291-297
[3]   水稻种植模式变迁对中国南方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 [J].
陈风波 .
新疆农垦经济, 2007, (08) :6-10
[4]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种植模式变迁——以江汉平原稻农水稻种植为例 [J].
陈风波 ;
丁士军 .
南方经济, 2006, (09) :43-52
[5]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改制的倾向与动力——来自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J].
尹昌斌 ;
陈印军 ;
杨瑞珍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3, (02) :34-37
[6]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气候增暖进程的统计事实 [J].
魏凤英 ;
曹鸿兴 ;
王丽萍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1) :79-86
[7]   中国降水极值变化趋势检测 [J].
翟盘茂 ;
任福民 ;
张强 .
气象学报, 1999, (02) :81-89
[8]   未来50年中国气候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 [J].
王绍武,赵宗慈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5, (03) :333-342
[9]  
中国农业年鉴[M].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 1981
[10]  
Growing season changes in the last century[J] . Hans W. Linderholm.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