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镛木花部数量变异和腋生花现象

被引:11
作者
曾庆文
高泽正
张奠湘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焕镛木; 腋生花; 花部数量变异; 异步进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9.747.1 [木兰科];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对广西环江木论的焕镛木[Woonyoungiaseptentrionalis(Dandy)Law]自然居群花朵着生方式和性别比例作了随机抽样调查,首次发现其花的着生方式除多数为顶生花外,还有少量的腋生花,自然居群中雄株与雌株的性别比例为1.21:1,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栽培居群和广西环江木论自然居群20株600朵花进行的解剖统计揭示,雌、雄花各部分的数量是变化的,雄花的花被片一轮或两轮,2-6片,雄蕊81-152枚,雌花的花被片两轮,外轮2-4片,内轮4-13片,心皮3-8枚,只有雄花花药2室及雌花每心皮具2个胚珠是稳定的。花部表型性状的大幅度变异表明焕镛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讨论了腋生花与顶生花在木兰科系统发育中的意义、表型性状的异步进化现象以及建立焕镛木属WoonyoungiaLaw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10+372 +3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单性木兰花粉壁超微结构的研究 [J].
席以珍 ;
张玉龙 ;
林祁 ;
曾庆文 .
植物研究, 2000, (04) :385-388+475
[2]   木兰科的分支分析 [J].
徐凤霞 ;
陈忠毅 ;
张奠湘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 (03) :207-214
[3]   鹅掌楸的花部数量变异与结实率 [J].
黄双全 ;
郭友好 ;
吴艳 ;
刘琴 ;
张帆 ;
陈家宽 .
ActaBotanicaSinica, 1998, (01) :27-32
[4]   木兰科植物的分支分析 [J].
李捷 .
云南植物研究, 1997, (04) :14-28
[5]   焕镛木属——中国木兰科一新属 [J].
刘玉壶 .
植物研究, 1997, (04) :1-2+4
[6]   木兰科植物及其珍稀濒危种类的迁地保护 [J].
刘玉壶 ;
周仁章 ;
曾庆文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7, (02) :1-12
[7]   木兰科(Magnoliaceae)的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 [J].
刘玉壶,夏念和,杨惠秋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5, (04) :1-12
[8]   单性木兰的重新发现 [J].
刘玉壶 ;
庞成发 ;
陈忠毅 ;
龙光日 .
植物杂志, 1987, (05) :17+50-17
[9]  
木兰科分类系统的初步研究[J]. 刘玉壶.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8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