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动力结构分析及模式重构策略

被引:29
作者
徐松鹤 [1 ]
韩传峰 [1 ]
孟令鹏 [2 ]
吴启迪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动力结构; 法制驱动; 体制驱动; 模式重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着应急主体单一、权责匹配失当、法律位阶过低等问题,原因在于体系的动力结构失衡。厘清"一案三制"的内涵、功能及相互作用关系,分析美国和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动力结构特征:美国属法制驱动模式,社会广泛参与,体系较完备,操作性强,调整及时但易过度,动力传导效率较低;中国属体制驱动模式,政府高度集权,动力传导效率高,但体系不完备,操作性较差,调整滞后。结合中国应急管理所面临的理论预设更新、执政方式转变、社会结构变革、社会风险加剧等新态势,秉承多元治理理念,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从主体关系、制度规范、协同机制、文化培育等方面,提出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模式重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PX类项目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理及成因消弭策略 [J].
韩传峰 ;
田萃 ;
滕敏敏 ;
刘兴华 .
中国应急管理, 2015, (01) :20-25
[2]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培育应急文化 [J].
韩传峰 ;
赵苏爽 ;
刘兴华 .
中国应急管理, 2014, (06) :11-15
[3]   基于“一案三制”的我军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构想 [J].
吴勇 ;
周芳 .
中国软科学, 2014, (03) :1-9
[4]   基于微时代视角的微式危机管理研究 [J].
刘晓云 .
中国软科学, 2014, (03) :177-183
[5]   中国应对巨灾的机制——汶川地震的经验 [J].
史培军 ;
张欢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28 (03) :96-113+160
[6]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结构与功能 [J].
张海波 .
公共管理学报, 2013, 10 (02) :1-13+137
[7]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四个基本问题 [J].
钟开斌 .
政治学研究, 2012, (06) :87-98
[8]   重构社会秩序 走向官民共治 [J].
俞可平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4) :4-5+127
[9]   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府职能重构 [J].
薛澜 ;
张帆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2, (04) :6-15
[10]   城市应急文化及培育关键因素分析 [J].
韩传峰 ;
孔静静 ;
陆俊华 .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0, (04) :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