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岩深度测算原理的探讨

被引:23
作者
吕古贤
刘瑞珣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3] 不详
[4] 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
[5] 不详
关键词
成岩深度; 固体应力状态;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岩石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 [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现有资料已经证明 ,岩石圈及其以下相当深度的岩石表现为固体性质 ,因此 ,应该按固体内应力状态测算深度 ;岩石力学实验证明围压越大 ,岩石的抗张、抗剪强度越高 ,在持续增高围压的条件下 ,岩石抗压强度几乎是无限的 ,Sibson提出 1 0~ 1 5km左右之下岩石逐渐由脆性转变为韧性 .韧性岩石仍是具有弹性的固体 ,并不处于静流体压力状态 .在目前缺乏反映流变程度数据的情况下 ,当已经测得不可忽略的差应力时 ,暂用弹性固体模型代替静止流体模型可以求算较准确的深度 .由弹性模型进一步发展为粘弹性模型将是一种进步 ,而如果从弹性模型又回到静流体模型则不能认为是一种前进 .构造应力场中大于差应力一个数量级的各向等正应力叠加在重力附加静压力之上 ,能够引起超高压变质作用 .
引用
收藏
页码:2350 / 23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研究与含柯石英榴辉岩成岩深度测算
    吕古贤
    陈晶
    李晓波
    刘瑞珣
    [J]. 科学通报, 1998, (24) : 2590 - 2602
  • [2] 重力和构造力在地壳中的作用[J]. 吕古贤,刘瑞.高校地质学报. 1996(01)
  • [3] 榴辉岩中石榴石的塑性变形特征[J]. 陈晶,王清晨,翟明国,叶凯.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10)
  • [4] 当代地质科学前沿[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肖庆辉等著, 1993
  • [5] 中国上地幔特征与动力学论文集[M]. 地震出版社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编著, 1990
  • [6] 固体力学基础[M]. 地质出版社 , 王仁 编, 1979
  • [7] Fault rocks and fault mechanism, J.Geol .2 Sibson,R. H. Sco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