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郊区发展的定位分析——以长安秦岭北麓发展带为例

被引:7
作者
杨莹 [1 ]
李建伟 [2 ]
刘兴昌 [2 ]
段炼儒 [3 ]
机构
[1]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
[2]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3]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工程学院
关键词
功能性郊区; 定位分析; 长安; 秦岭北麓发展带;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6.04.036
中图分类号
TU984.17 [郊区规划、卫星城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郊区发展定位的一般原则,为其开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长安秦岭北麓发展带为例,从区域经济发展、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以及地域背景环境3个层面上对研究区的发展定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区的发展方向是以生态旅游、科教研发、休闲度假为主的功能性郊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结论功能性郊区的定位必须重视其历史基础及地位的分析,重点研究其所依托的城市文脉,从而把握研究区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55 / 6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构想 [J].
和红星 .
城市规划, 2003, (01) :31-32
[2]   对西安战略规划的几点看法 [J].
哈维·莫斯科特 .
城市规划, 2003, (01) :37-37
[3]   城郊环境特征、问题及其改善对策 [J].
王亚娟 ;
马俊杰 .
水土保持研究, 2002, (03) :234-235+240
[4]   上海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 [J].
苏海龙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4) :29-33+79
[5]   古城西安整体环境的协调与分析 [J].
和红星 .
建筑学报, 2002, (05) :49-51
[6]   上海城市人口布局优化研究 [J].
彭震伟 ;
路建普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2) :21-26+79
[7]   大西安的框架与发展机制 [J].
段汉明 ;
张刚 .
城市规划, 2001, (12) :42-46
[8]   西安城市居住活动扩散化发展分析 [J].
张红 ;
张阳生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73-77
[9]   从单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域市──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J].
石忆邵 .
城市规划汇刊, 1999, (03) :36-39+26
[10]   边缘城市:美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J].
孙一飞 ;
马润潮 .
国外城市规划, 1997, (04)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