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糖蜜废水

被引:19
作者
林长松 [1 ,2 ]
袁旭峰 [1 ]
王小芬 [1 ]
冯宗强 [1 ,3 ]
朱万斌 [1 ]
程序 [1 ]
崔宗均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3] 延边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高浓度糖蜜废水; 活性炭纤维; 厌氧发酵; 固定床反应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16.4 [沼气];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为开发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沼气发酵技术,以活性炭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在实验室规模上对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糖蜜废水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初始进水COD为5000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保持在2d左右。在进水COD为47000mg/L以内时,相应的有机容积负荷(OLR,COD含量)达到21.38kg/(m3·d),COD去除率保持在86%以上,沼气容积产气率为9.51L/(L·d),甲烷容积产气率为6.46L/(L·d);当OLR进一步从21.38kg/(m3·d)逐步升高到35.13、39.06、44.88kg/(m3·d)时,COD去除率从86.48%分别降低到74.40%,67.02%和63.50%,相应的沼气容积产气率为13.71,13.98和11.44L/(L·d),甲烷容积产气率为8.84,8.67和5.89L/(L·d)。进水的pH值通常在3.5~5.6之间,OLR低于35.13kg/(m3·d)时,无需对pH值进行中和调节,出水的pH值自然维持在6.8~7.6的良好状态,超出此范围,则需加碱对进水的pH值作适当调节。最终进水COD高达78600mg/L,相应的OLR为44.88kg/(m3·d)。在165d的运行过程中污泥形成量小,没有发生堵塞现象,固定床厌氧反应器表现出高效的处理酸性高浓度有机废水和较强的抗负荷冲击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试验研究 [J].
刘荣厚 ;
王远远 ;
孙辰 ;
梅晓岩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4) :209-213
[2]   低COD浓度废水启动EGSB反应器 [J].
白玉华 ;
张代钧 ;
祖波 ;
张萍 ;
汪林 .
环境工程学报, 2007, (04) :29-33
[3]   酸性条件下耐酸产甲烷颗粒污泥的培养及特性 [J].
左剑恶 ;
凌雪峰 ;
顾夏声 .
微生物学通报, 2004, (05) :65-70
[4]   UASB反应器酸化后的状态及恢复研究 [J].
刘敏 ;
任南琪 ;
王爱杰 ;
丁杰 ;
王相晶 .
中国沼气, 2003, (02) :7-10
[5]   碳纤维表面特性对反硝化菌固着化的影响 [J].
刘杰 ;
马兆昆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40-44
[6]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贺延龄编著, 1998
[7]   Methanogenesis under acidic pH conditions in a semi-continuous reactor system [J].
Taconi, Katherine A. ;
Zappi, Mark E. ;
French, W. Todd ;
Brown, Lewis R. .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 (17) :8075-8081
[8]   Anaerobic treatment of highly concentrated aniline wastewater using packed-bed biofilm reactor [J].
Chen, Sheng ;
Sun, Dezhi ;
Chung, Jong Shik .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7, 42 (12) :1666-1670
[9]  
An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phenol at 9.5–15°C in an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based bioreactor[J] . Colm Scully,Gavin Collins,Vincent O’Flaherty.Water Research . 2006 (20)
[10]   Methane yield as a monitoring parameter for the start-up of anaerobic fixed film reactors [J].
Michaud, S ;
Bernet, N ;
Buffière, P ;
Roustan, M ;
Moletta, R .
WATER RESEARCH, 2002, 36 (05) :1385-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