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双重体验——农民工子弟的群体文化及其社会意义

被引:38
作者
熊春文
史晓晰
王毅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义; 差序体验; 农民工子弟; 同辈群体;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3.01.005
中图分类号
G249.27 [地方群众文化事业];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0302 ;
摘要
本文借鉴保罗·威利斯的研究进路,在描述民工子弟校学生同辈群体的静态结构和动态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当前农民工子弟群体的文化生产过程。研究发现,虽然没有突破阶级的社会再生产,但农民工子弟在丰富多样的同辈群体活动中,自主、能动地生产出其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文化以"义"的精神为核心,包括平等的义气伦理和不平等的差序体验双重维度,通过意义—规则—行动三个层面的洗礼,这一群体有望实现其相对完整而特有的社会化过程。正是在这种群体文化的影响下,农民工子弟在意识和微观层面主动放弃了学业,而在结构和宏观上造成社会再生产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62+190 +190-191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关于农民工代际划分问题的讨论——基于曼海姆的代的社会学理论 [J].
陈辉 ;
熊春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 (04) :51-63
[2]   反学校文化与阶级再生产:“小子”与“子弟”之比较 [J].
周潇 .
社会, 2011, 31 (05) :70-92
[4]   底层、学校与阶级再生产 [J].
熊易寒 .
开放时代, 2010, (01) :94-110
[6]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J].
沈原 .
社会学研究, 2006, (02) :13-36+243
[7]  
支配社会学[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德) 韦伯, 2004
[8]  
社会分工论[M]. 三联书店 , (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 2000
[9]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
[10]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王海龙,张家瑄. 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