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国际比较的陷阱与出路

被引:18
作者
李冠霖
辛红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增加值比重; 就业比重;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5.02.011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第三产业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对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进行国际比较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不能对第三产业比重进行简单的国际比较,还要深入分析影响判断第三产业比重是否合理的其他因素,包括汇率、通胀率,全球产业布局,体制差异,统计体系是否健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产品的异质性等。解决这一问题比较简单又切实可行的方法是用服务产品价格指数来判断第三产业的供需平衡关系,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97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J].
苏雪串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1, (01) :6-10
[2]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 [J].
陈文玲 .
财贸经济, 2000, (01) :75-78
[3]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 [J].
易纲 ;
范敏 .
经济研究, 1997, (10) :26-35
[4]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M]. 中国计划出版社 , 任旺兵主编, 2004
[5]  
国际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李德水主编, 2003
[6]  
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M]. 中国物价出版社 , 李冠霖著, 2002
[7]  
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黄少军著, 2000
[8]  
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江小涓著, 1996
[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 1995
[10]  
第三产业经济学[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李江帆 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