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酸三维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91
作者
傅平青
刘丛强
尹祚莹
吴丰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5] 贵州贵阳
关键词
Fluka腐殖酸; 溶解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特性;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4.03.010
中图分类号
X833 [土壤监测];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腐殖质的荧光特性被广泛用来解析其在各种天然环境中的来源及分布。由于荧光光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不破坏样品结构的优点,非常适合用来研究腐殖质的结构和官能团等特征。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光谱研究了Fluka腐殖酸的荧光光谱特性,结果显示,离子强度(0~0.05mol/LKClO4)对Fluka腐殖酸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影响非常小,而腐殖酸的浓度(5~100mg/L)和溶液pH(2~12)对其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影响显著。当腐殖酸浓度增大时,荧光峰出现明显红移现象。荧光强度一般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当pH大于10后呈下降趋势,我们从垃圾渗滤液溶解有机质的实验结果中也得到相同结论;在浓度为50mg/L和100mg/L的Fluka腐殖酸中,荧光峰B(fulvic-like)的荧光强度却在pH=5.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与前人报道的土壤富里酸的行为一致,质子化常数lgK'HL分别为3.57和3.13,与二羧基化合物接近,说明荧光峰B可能与Fluka腐殖酸结构中的羧基有关;荧光峰A与荧光峰B的荧光强度比值r(A/B)在0.61~2.59之间,并且在pH=2~11范围内,r(A/B)与pH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荧光峰A和荧光峰B随着pH值的改变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dissolved humic substances - a reflection of land use history in a fen area[J] . K. Kalbitz,W. Geyer,S. Geyer.Biogeochemistry . 1999 (2)
[2]  
Molecularweight,polydispersity,andspectroscopicpropertiesofaquatichumicsubstances .2 ChinYP,AikenG,OLoughlinE. EnvironSciTechnol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