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多属性的孔隙度预测——以川东A气田为例

被引:11
作者
张新亮 [1 ]
何丽箐 [2 ]
吴俊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孔隙度; 预测; 地震多属性; 神经网络; 多元回归; 交叉验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利用基于地震多属性的孔隙度预测方法,可综合权衡各属性参数,更客观、有效地反映孔隙度的变化。建立测井孔隙度同地震属性联系,运用多元回归、误差分析、交叉验证等技术来确定最优的属性类型及数量;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这些属性与测井孔隙度之间的映射关系,预测孔隙度在平面、垂向上的分布特征。首次将地震多属性孔隙度预测方法运用于川东A气田超致密砂岩储集层孔隙度的预测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8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川南官渡构造下沙溪庙组储层孔隙度预测 [J].
王长城 ;
施泽进 ;
韩小俊 ;
汪建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508-511
[2]   多地震属性同位协同储集层地质建模方法 [J].
陈建阳 ;
于兴河 ;
李胜利 ;
王彦辉 ;
杨愈 ;
代伟平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1) :106-108
[3]   应用地震属性分析预测气藏储集层 [J].
王利田 ;
王志章 ;
秦志军 ;
郑浚茂 ;
全钦飞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3) :369-371
[4]   优选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参数的方法及其应用 [J].
谢雄举 ;
季玉新 .
石油物探, 2004, (S1) :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