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17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 物权法; 侵权责任法; 民法典的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曾进行过三次民法典编纂的尝试,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是我国民事立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所确立的体系与制度也为我国未来民法典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物权法》的颁行和《侵权责任法》的制定,是民法典编纂的重要步骤;民法典的制定,应当立足于中国实际,总结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同时也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的法律文化,并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我国未来民法典内容和体系的构建,应当以法律关系为"中心轴"来构建,总则之中应当包括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即主体、客体、法律行为、责任;分则应以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民事权利为中心展开,包括人格权、亲属法、继承法、物权、债权总则和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几编。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我国民法典的体系结构 [J].
麻昌华 ;
覃有土 .
法学, 2004, (02) :54-67
[2]   论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概念 [J].
金可可 .
比较法研究, 2005, (03) :112-121
[3]   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 [J].
薛军 .
法商研究, 2004, (04) :63-75
[4]  
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 上海译文出版社[法]勒内·达维德 著, 1984
[5]  
比较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大木雅夫著, 1999
[6]  
商法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范健,王建文著, 2003
[7]  
大陆法系[M]. 法律出版社 ,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JohnHenryMerryman)著, 2004
[8]  
民法典专题研究[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余能斌主编, 200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M]. 法律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2007
[10]  
民法法典化、解法典化和反法典化[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礼洪,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