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IM模型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连作系统的适用性

被引:45
作者
王琳 [1 ]
郑有飞 [1 ]
于强 [2 ]
王恩利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土地与水研究所
关键词
APSIM; 小麦; 玉米; 土壤含水量; 生物量; 华北平原;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40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中国科学院禹城试验站1999—2001年大田试验及2002—2003年水分池处理数据进行APSIM模型参数的调试及验证,检验其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系统的适用性.模型调试和验证结果表明:禹城1999—2000年大田试验的作物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模拟结果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7.61%、24.59%和7.68%,2000—2001年分别为32.65%、35.95%和10.26%;2002—2003年高水分处理的作物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模拟结果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6.65%和14.52%,低水分处理分别为23.91%和27.93%.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拟合较好,除2000—2001年叶面积指数的决定系数为0.78外,其他处理均大于0.85.表明APSIM模型在模拟华北地区小麦-玉米连作系统的作物生物量和土壤水分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叶面积指数模拟误差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480 / 24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气候变化对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
张建平 ;
赵艳霞 ;
王春乙 ;
何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1179-1184
[2]   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居辉 ;
熊伟 ;
许吟隆 ;
林而达 .
作物学报, 2005, (10) :1340-1343
[3]   利用冬小麦作物生长模型对产量气候风险的评估 [J].
孙宁 ;
冯利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106-110
[4]   国内外紫花苜蓿生长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朱玉洁 ;
冯利平 .
中国农业气象, 2005, (01) :39-43
[5]   华北平原灌溉农田的土壤水量平衡和水分利用效率 [J].
姜杰 ;
张永强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3) :61-65
[6]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综述 [J].
林忠辉 ;
莫兴国 ;
项月琴 .
作物学报, 2003, (05) :750-758
[7]   作物生长模型WOFOST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研究 [J].
邬定荣 ;
欧阳竹 ;
赵小敏 ;
于强 ;
罗毅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5) :594-602
[8]   用ALMANAC作物生长模型模拟冬小麦生长 [J].
高晓飞 ;
谢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505-510
[9]   APSIM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J].
沈禹颖 ;
南志标 ;
Bill Bellotti ;
Michael Robertson ;
陈文 ;
邵新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27-1032
[10]   澳大利亚的小麦(上) [J].
邱泽森 ;
李旭 .
世界农业, 2001, (01) :24-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