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联谊会”干预模式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5
作者
沈涛
周荣山
孙燕
机构
[1] 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
关键词
医患联谊会; 精神分裂症患者; 康复; 社会功能; 综合心理干预;
D O I
10.15912/j.cnki.gocm.2014.28.376
中图分类号
R749.3 [精神分裂症];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医患联谊会"模式的综合心理干预手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并检验"精神分裂症医患联谊会"形式的综合心理干预手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方法随机选取了本院门诊及病房内符合研究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知情同意书告知后愿意参加研究的共80例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39例,对照组41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量表(IPRO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等工具对于他们在干预前后的不同时间截点进行评定。然后将两组测定结果分别进行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研究并进行分析。结果 PANSS量表分随研究开展下降,3个月后评分下降(P<0.01),保持降低至12个月,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12个月后较基线IPROS总分及生活能力、关心兴趣、讲究卫生、社交能力4个因子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另研究组12个月后较基线比较ADL的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则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服药依从性、复发率上,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医患联谊会"形式的综合心理干预手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和康复起到了明显作用,减少复发,提高依从性,并帮助其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家庭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J].
李广田 ;
田志林 ;
李达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 (08) :928-929
[2]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观察 [J].
周卓娅 ;
林佩兰 ;
周湘梅 ;
黄石章 ;
任春生 ;
吴瑞萍 ;
李真 ;
熊云珍 ;
黄秋芬 .
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 (06) :55-56+44
[3]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集体心理社会教育效果评价 [J].
宋长春 ;
陆云金 ;
刘凤珍 ;
朱紫青 ;
叶建林 ;
张明园 ;
严和骎 .
上海精神医学, 1998, (04) :212-215+217
[4]   Psychosocial treat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J].
Clark, RE ;
Samnaliev, M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 2005, 28 (05) :53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