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处理炼油废水的生态效益研究(英文)

被引:15
作者
夏汉平
柯宏华
邓钊平
谭鹏
刘世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废水处理; 植物净化; 炼油废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来自茂名石化公司的炼油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污染物 ,超过广东省规定的排放标准 ,未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4种草本植物 ,香根草、芦苇、宽叶香蒲和蒲草被用来测试建植人工湿地的效果以及所建植的人工湿地处理炼油废水的效果。在为期 2个月的处理过程中 ,人工湿地在前期对炼油废水的净化效率很高 ,它们对第一批高浓度废水中氨氮、COD、B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别是 97.7%、78.2 %、91 .4%和 95 .3% ,对第一批低浓度污水分别是 97.1 %、71 .5 %、73.7%和 89.8%。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湿地的净化效果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然后逐渐趋于稳定。湿地对氨氮、COD、BOD和油类的去除效率始终表现为氨氮 >油类 >BOD>COD,但植物对它们的净去除量却是 COD>BOD>氨氮和油类。湿地建植之初 ,植物的净化功能很弱 ,但随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然而 ,不同植物种对废水的净化率很接近 ,基本上无显著性差异。被测试的 4种植物在污水湿地中的生长表现都好过在清水湿地中的 ,但香根草、芦苇和宽叶香蒲在高浓度废水的分蘖数比在低浓度的废水少些 ,而蒲草相反 ,表明高浓度污水相对于低浓度污水而言已经对前面 3个种产生了伤害 ,却仍促进蒲草生长。在清水培养阶段 ,香根草产生分蘖的速度是 4个种中最低的 ;进入污水培养阶
引用
收藏
页码:1344 / 13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Copper and nickel tolerance in Typha latifolia clones from contaminated and un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 Taylor G J, Growder A A.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 1984
  • [2]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livestock wastewater management. Knight R L, Payne Jr V W E, Borer R E, et al. Ecological Engineering . 2000
  • [3] The potential for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u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review. Kivaisi AK. Ecological Engineering . 2001
  • [4]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夏汉平
    [J]. 生态学杂志, 2002, (04) : 52 - 59
  • [5] 落地原油对芦苇湿地生态工程净化系统影响
    籍国东
    孙铁珩
    隋欣
    常士俊
    [J]. 生态学报, 2002, (05) : 649 - 654
  • [6] 香根草和百喜草对铅锌尾矿重金属的抗性与吸收差异研究
    夏汉平
    束文圣
    [J]. 生态学报, 2001, (07) : 1121 - 1129
  • [7]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有效措施[J]. 王琳,杨鲁豫,王宝贞.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01)
  • [8] 芦苇床系统净化污水的机理
    李科德,胡正嘉
    [J].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2) : 140 - 144
  • [9] 环境因子对香根草生长习性的影响
    夏汉平,敖惠修,何道泉
    [J]. 生态学杂志, 1994, (02) : 23 - 26
  • [10]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 新华出版社 , 秦大河等主笔,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