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稻田CO2通量及其环境响应特征

被引:20
作者
宋涛 [1 ]
王跃思 [2 ]
宋长春 [3 ]
石立庆 [2 ]
黄耀 [2 ]
王盘兴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CO2通量; 涡度相关法; 稻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04年生长季对三江平原稻田CO2通量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CO2通量日变化特征明显;月平均的CO2通量日变化幅度很大,6~9月,夜间最大净排放通量分别为0.23,0.23,0.18,0.12mg/(m2·s);白天最大净吸收通量分别为-0.14,-0.68,-0.66,-0.22mg/(m2·s).白天CO2通量的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明显相关,并且逐月变化.利用摩擦速度(U)的阈值进行筛选,夜间通量与温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同期观测的静态箱法结果表明,夜间通量与空气和土壤温度相关,整个生长季,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吸收的C为5.30t/hm2.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亚热带和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模式及环境响应特征[J]. 于贵瑞,温学发,李庆康,张雷明,任传友,刘允芬,关德新.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2]  
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 江长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5
[3]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麦轮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D]. 徐仲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5
[4]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n a temperate grassland ecosystem[J] . Joon Kim,Shashi B. Verma.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1990 (1-2)
[5]  
Seasonal trends in energy, water, and carbon dioxide fluxes at a northern boreal wetland. Lafleur P M,McCaughey J H,Joiner D W, et a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