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7年江苏省主要病媒生物密度与构成情况分析

被引:32
作者
杨维芳 [1 ]
徐燕 [1 ]
褚宏亮 [1 ]
沈元 [2 ]
徐庆 [3 ]
常桂秋 [4 ]
孙俊 [1 ]
机构
[1]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科
[2]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病媒生物; 密度监测; 种群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4 [防疫措施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无锡、南京和徐州3个市病媒生物的调查,分析江苏省2002-2007年鼠、蚊、蝇和蜚蠊的发生动态,为江苏省病媒生物防治及其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鼠和蜚蠊密度全年监测,分别选择夹夜法和粘蟑纸法;成蚊密度和蝇密度监测时间为4-11月,分别选择人工小时法和笼诱法。结果江苏省蚊、蝇和蜚蠊密度2002-2007年年际间消长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出现在2005年或2006年;鼠密度逐年下降;优势种淡色库蚊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白纹伊蚊、黄胸鼠构成比总体呈逐年上升,2007年分别在10%和25%左右;优势种德国小蠊构成比越来越高,2007年高达97%。2002-2007年逐月密度分析,蚊类在7月和9月出现2个高峰,蝇类6-9月呈单高峰且高峰值在9月,蜚蠊在8-9月出现高峰,鼠类在各年每月间波动较大,高峰值多出现在3月和8月。结论2007年江苏省对病媒生物的控制有效,但仍需加强病媒生物高峰季节前的控制,同时白纹伊蚊和黄胸鼠有可能成为次优势种,与此相关的传播疾病危险性增强。建议加强对病媒生物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432 / 4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2002-2006年江苏省媒介生物发生动态与防治探讨 [J].
孙俊 ;
杨维芳 ;
徐燕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05) :3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