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样带对全球变化响应的动态模拟——一个遥感信息驱动的区域植被模型

被引:19
作者
高琼
喻梅
张新时
关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生态样带; 植被动态; 遥感; 全球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中国东北样带植被生物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模型以12种植被类型的绿色和非绿色生物量以及3层土壤水分为其状态变量。模拟绿色生物量被转成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与1986~1990年观测到的植被指数进行了比较。大气CO2浓度、气温和降水被用作样带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的3个基本驱动变量。模型中还包括了降水和气温改变对日照百分率、相对湿度、辐射及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的影响。CO2取当前浓度或加倍,降水取当前水平或增加20%,气温取当前水平或增加4℃。三个驱动变量各取2种不同的水平意味着8种不同的驱动变量组合方案,对每一方案,将模型运行至平衡(或稳态)。模拟结果说明:样带自然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对温度上升和CO2浓度加倍非常敏感。在当前CO2浓度条件下,温度上升4℃导致的蒸散增加可使全样带自然植被的平均生物量和生产力分别下降32.1%和41.9%。相比之下,20%降水增量将导致样带自然植被平均生物量和生产力上升8.1%和13.4%。而在当前气候条件下,CO2浓度加倍则可使全样带平均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上升12.2%和17.1%。由于CO2浓度和降水增加的正向效应和温度增加的负向效应的相互抵消作用,CO2 浓度加倍、气温上升4℃、降水增加20%的综合交互作用将使全样带生物量和生产力均
引用
收藏
页码:800 / 8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Productivity response of climax temperate forests to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carbon dioxide: a north american comparison between two global models[J] . A. D. McGuire,L. A. Joyce,D. W. Kicklighter,J. M. Melillo,G. Esser,C. J. Vorosmarty.Climatic Change . 199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