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作为褐飞虱飞行能量来源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陈若篪
机构
[1] 南京农学院植保系
关键词
褐飞虱; 迁飞; 水稻害虫; 迁徙; 卵巢发育; 雌虫; 能量来源; 脂质; 脂类; 航空运动; 飞行;
D O I
10.16380/j.kcxb.1983.01.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刚羽化的褐飞虱长翅雌虫腹部,仅有少量脂肪体悬浮于腹腔内,当卵巢发育至第Ⅱ发育级时,腹部脂肪体最为丰满,脂肪体因提供卵子发育的营养而逐渐消耗减少。 在卵巢发育至Ⅰ级和Ⅱ级初期时,飞行力最高。此时翅的负荷较少,脂肪体发达,含水量低。持续飞行两小时的个体,其腹部脂肪体细胞内出现明显的空泡,这可能表明其中所含的脂类已被消耗。 根据褐飞虱迁飞途径,定期收集起飞迁出,空中运行和降落的虫源,并测定了脂肪的含量,表明在迁移过程中褐飞虱脂肪含量随迁移距离而明显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125 +1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褐飞虱及白背飞虱空中迁飞规律的研究 [J].
邓望喜 .
植物保护学报, 1981, (02) :73-82
[2]   褐飞虱远距离向北迁飞的气象条件 [J].
江广恒 ;
谈涵秋 ;
沈婉贞 ;
程遐年 ;
陈若篪 .
昆虫学报, 1981, (03) :251-261
[3]   褐飞虱卵巢发育及其与迁飞的关系 [J].
陈若篪 ;
程遐年 ;
杨联民 ;
殷向东 .
昆虫学报, 1979, (03) :280-288
[4]   稻褐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 [J].
程遐年 ;
陈若篪 ;
习学 ;
杨联民 ;
朱子龙 ;
吴进才 ;
钱仁贵 ;
杨金生 .
昆虫学报, 1979, (01)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