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议程形成机制中的利益集团和政治精英

被引:7
作者
陈水生
黄颖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隐蔽议程; 共容利益; 共生关系; 共谋行动; 开放议程;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9.03.005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本文分析了隐蔽议程的主要构建者利益集团和政治精英在隐蔽议程形成机制中的角色和关系,从共容性利益、共生型关系和共谋型行动三个视角来解剖隐蔽议程形成的原因和内在机理,进而分析隐蔽议程的危害,最后提出通过建构开放性议程来治理隐蔽议程的消极影响,以期更完整地理解公共政策议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隐蔽议程问题的理论与启示 [J].
杨占营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2) :20-24+64
[2]  
美国的公共政策[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美) 彼得斯, 2008
[3]  
比较政治学[M]. 东方出版社 , (美) 阿尔蒙德, 2007
[4]  
官僚政治[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B.盖伊·彼得斯(B.GuyPeters)著, 2006
[5]  
政策学的主要理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韩)吴锡泓, 2005
[6]  
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约翰·W.金登(JohnW.Kingdon)著, 2004
[7]  
公共政策的制定[M]. 重庆出版社 , (美)拉雷·N.格斯顿(LarryN.Geston)著, 2001
[8]  
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 *[J] . Roger Cobb,Jennie-Keith Ross,Marc Howard Ros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19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