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雄性不育与可育花药同工酶及游离组蛋白的比较研究

被引:6
作者
彭永康
祁忠占
张福跃
宋玖雪
刘桂琴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生物系,南开大学生物系,山西省高粱研究所,南开大学生物系,南开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高粱;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细胞色素氧化酶; 多酚氧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可育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COD、PPO、MDH及游离组蛋白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COD、PPO未呈现差异,但到了小孢子单核期,不育花药与可育花药间COD、PPO出现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一直保持至花粉粒双核—三核期。COD、PPO的变化时期与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小孢子单核期)相一致。不育花药与可育花药的MDH两者相同,但游离组蛋白在花药发育的不同时期均呈现明显差异。本文作者将不育花药、可育花药的COD、PPO及游离组蛋白中出现的差异归因于不育花药中的细胞质不育基因对核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水稻二九南一号雄性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花药中某些呼吸酶和游离组蛋白的比较研究 [J].
代尧仁 ;
孙振荣 ;
徐月荣 ;
赵妙珍 ;
宗建海 ;
凌征柱 .
遗传学报, 1978, (03) :227-234
[2]   玉米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同工酶分析 [J].
杨太兴 ;
李继耕 ;
曾孟潜 .
作物学报, 1982, (04) :269-276
[3]   高粱线粒体基因组的翻译产物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J].
傅鸿仪 .
遗传学报, 1983, (06) :471-476
[4]   太谷核不育小麦可育株、不育株及 T 型不育系小麦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J].
周时佳 ;
韩敬花 .
作物学报, 1985, (02) :109-114+146
[5]   玉米黄早4雄性不育系、保持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J].
彭永康 ;
张丰德 ;
宋玖雪 .
实验生物学报, 1987, (03) :5-12
[6]   高粱同核异质与异核异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花药及雌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J].
彭永康 ;
祁忠占 ;
张福跃 ;
刘桂琴 .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06) :45-52
[7]   烟草愈伤组织多酚氧化酶研究 [J].
毕玉蓉 ;
梁厚果 .
实验生物学报, 1988, (03) :5-11
[8]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线粒体COⅠ、COⅡ基因组织结构差异的分析 [J].
刘炎生 ;
汪训明 ;
王韫珠 ;
卓德艮 .
遗传学报, 1988, (05) :348-354
[9]   高粱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电泳比较 [J].
彭永康 ;
祁忠占 ;
张丰德 ;
刘桂琴 .
作物学报, 1989, (01) :67-73
[10]   高粱雄性不育系及可育系的呼吸酶和游离全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J].
傅鸿仪 ;
耿玉轩 ;
张孔湉 .
遗传, 1980, (03) :28-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