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限制对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29
作者
姚波 [1 ]
席北斗 [2 ]
胡春明 [3 ]
丁京涛 [2 ]
张靖天 [2 ]
许其功 [2 ]
刘鸿亮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铁限制; 浮游植物; 生长; 群落组成;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2.028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Fe是浮游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供应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生长速率以及种群组成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从Fe在浮游植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出发,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Fe对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营养盐吸收利用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认为:(1)Fe通常是HNLC海域中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Fe限制会导致浮游植物细胞色素密度以及相应的光合叶绿素减少,从而降低其光合作用速率,导致生长缓慢;(2)Fe限制还能改变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N、P、Si等)的速率和比例,影响浮游植物的种间竞争,进而影响其群落结构;(3)Fe加富能够改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在海洋中表现为硅藻占优势,而在淡水湖泊中则表现为绿藻和细菌占优势;(4)在淡水湖泊中总Fe含量普遍较高,但浮游植物可利用Fe的含量受水体中有机配体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Fe也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这对进一步认识湖泊水华暴发的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5)有学者提出将施加Fe作为一种生态手段,来提高HNLC海域的初级生产力,从而缓解由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全球变暖的趋势;相反地,将降低浮游植物可利用Fe含量作为一种生态手段,来控制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的生物量及群落结构,从而缓解日益严重的水华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Fe(Ⅲ)对太湖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竞争的影响 [J].
阎峰 ;
储昭升 ;
金相灿 ;
胡小贞 ;
郑朔方 ;
庞燕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5) :61-65
[2]   磷、铁营养盐的协同交互作用对赤潮隐藻(Crytomonas sp.)生长增殖的影响 [J].
陈静峰 ;
翁焕新 ;
孙向卫 .
江南大学学报, 2006, (06) :738-741
[3]   铁和磷对原甲藻和隐藻暴发性增殖的限制与协同影响 [J].
翁焕新 ;
孙向卫 ;
陈静峰 ;
秦亚超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6) :705-711
[4]   Fe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J].
吕秀平 ;
张栩 ;
康瑞娟 ;
胡晗华 ;
丛威 ;
谭天伟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27-30
[5]   海洋浮游植物铁限制的研究进展 [J].
曹勇 ;
李道季 ;
张经 .
海洋通报, 2002, (06) :83-90
[6]   铁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J].
朱明远 ;
牟学延 ;
李瑞香 ;
吕瑞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1) :110-116
[7]   铁在海洋初级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J].
朱明远 ;
牟学延 ;
李瑞香 .
黄渤海海洋, 1997, (03) :51-56
[8]  
中国藻类学研究[M]. 武汉出版社 , 刘永定等主编, 2001
[9]  
Iron and marine nitrogen fixation: 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 Research in Microbiology . 2002 (5)
[10]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in Synechococcus elongatus during Continuous Cultivation at High Iron, Low Iron, and Iron Deficient Medium[J] . Photosynthetica . 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