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古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

被引:19
作者
祁兴中 [1 ]
潘懋 [1 ]
潘文庆 [1 ]
张承森 [2 ]
韩剑发 [2 ]
李玉兰 [2 ]
付海成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潜山; 碳酸盐岩; 裂缝(岩石); 地层评价; 测井解释; 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84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轮南潜山是一个古生界残余古隆起,储层以碳酸盐岩次生“孔、洞、缝”及其组合为主要储集空间,极不均匀地分布在几乎不具储、渗的碳酸盐岩基质中。流体既有稠油、正常油、凝析油、湿气,还有矿化度突变的地层水,分布极为复杂。测井技术在轮南潜山的油气评价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勘探开发迫切要求测井技术在油气藏描述中发挥出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引入和发展了新的采集技术、解释技术,在消化、吸收、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中,逐步形成基于成像测井为主体的碳酸盐岩储层测井描述技术和储层参数定量计算技术。在碳酸盐岩的测井解释方法、储层参数建模、成像测井处理等方面有所创新,满足了本区生产和储量计算的需要。应用这些技术,测井解释符合率由最初的65%提高到90%以上,多口老井经重新解释后获得了高产油气流,所计算的储层参数为该区上交亿吨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1+160 +160-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裂缝性储集层研究理论与方法.[M].宋惠珍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  
塔里木盆地轮南潜山岩溶及油气分布规律.[M].顾家裕;周兴熙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3]  
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与岩石核磁共振及其应用.[M].肖立志 著.科学出版社.1998,
[4]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M].杨通佑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5]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M].强子同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6]  
任丘碳酸盐岩油藏.[M].赵树栋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