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沙化影响因子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35
作者
何文清
高旺盛
妥德宝
赵沛义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风蚀; 风洞实验;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3.001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风蚀沙化是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室内风洞实验研究,定量分析了土壤风蚀率(风蚀强度)与风速及土壤水分的相关关系、土壤风蚀输沙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翻耕后土壤风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风蚀率与风速变化成正相关,随着风速增大,风蚀率相应增加,18m/s风速是风蚀由轻变重的一个转折点;土壤水分与风蚀率呈负相关,水分含量越高,风蚀率越小,6%含水量水平是土壤风蚀由重变轻的一个转折点。通过曲线拟合表明,风蚀率与风速成幂函数的关系,与土壤水分含量成对数函数关系。土壤风蚀空间不同高度输沙量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在距地面2~4cm范围内集沙量最多,80%左右的沙量集中在近地面10cm范围内。土地翻耕是加重土壤风蚀的重要因素,对于天然草场,翻耕后风蚀强度是未翻耕的66~306倍,对于旱作农田,留茬覆盖可以有效控制土壤风蚀,翻耕马铃薯地风蚀强度是留茬地的25~108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8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