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福建与江南义田的比较

被引:5
作者
王日根
机构
[1]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关键词
义田; 福建;
D O I
10.19862/j.cnki.xsyk.1996.01.017
中图分类号
K248 [明(1368~1663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正> 福建义田仿自江南的范仲淹,范氏义庄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告成,到宋高宗时福建兴化军莆田县的林国钧“力行善事不倦,乡邻有贫乏者取赀财投诸暗处助之,又建红泉东井义学,延族子光朝为师,置义田赡四方从学之士,由是红泉东井之学闻天下。绍兴初,更造白湖石桥,国钧倾赀成之,复砌黄石抵城路二十余里。”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漳州通判、尤溪籍人王必正“仿范仲淹以郭外五百余亩置办义庄,资族人冠昏丧葬之费,复立义塾,延师训族里子弟。”其后有怀庆府同知、龙岩的连镕“以族姓蕃衍,无告良多,乃以千金置义田,赡其族人,文正遗风,去其未远。”光禄寺监事、建安的杨维垣亦“设义田以赡贫乏”。顺昌的郑金吕“立义田以赈族之贫者”。赡族成为义田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义行. 乾隆《同安县志》卷十六 .
[2]  
坛庙. 乾隆《苏州府志》卷二一 .
[3]  
义田. 陆以湉. 《洽庐杂识》卷五 .
[4]  
平阳《陈氏族谱》卷一《宗祠规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