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地权秩序的构造及其启示

被引:19
作者
汪洋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管业秩序; 地权分化; 一田多主; 典制; 三权分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明清时期的地权秩序表现为受制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宏观地权秩序与乡土社会原生自发形成的微观地权秩序的二元结构。民间地权秩序以"业"为核心概念,以私人契约为工具,分化为永佃、一田二主、典制等多样态的管业层级以及典卖、活卖、绝卖等一系列交易形态。诸管业层级根据经营收益、流通性、管业年限与税赋风险等四种影响因子,体现为不同的权利内容与地权价值。诸地权交易类型以当前收益与未来收益两个维度构建起统一的交易链条与理论框架。民间自发的地权分化所催生的复杂地权结构起到了明晰产权与降低交易成本的积极功效,其成因根植于明清社会经济的变迁之中。明清时期地权秩序呈现出来的抽象和相对性观念、时间维度上的灵活性特征,不同于大陆法系以绝对所有权为中心的物权观念以及"所有权—他物权"结构,这一观察对我国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颇具启发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3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的法律意蕴与制度供给 [J].
温世扬 ;
吴昊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 20 (03) :74-82
[2]   “三权分置”理论反思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困境的解决路径 [J].
单平基 .
法学, 2016, (09) :54-66
[3]   推进农地三权分置经营模式的立法研究 [J].
孙宪忠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7) :145-163+208
[4]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 [J].
高飞 .
法学研究, 2016, 38 (03) :3-19
[5]   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法构造 [J].
蔡立东 ;
姜楠 .
法学研究, 2015, 37 (03) :31-46
[6]   论权利的“相对性”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应用——来自英美财产法的启示 [J].
冉昊 .
环球法律评论, 2015, 37 (02) :43-59
[7]   中国民法典的生活世界、价值体系与立法表达 [J].
谢鸿飞 .
清华法学, 2014, 8 (06) :17-33
[8]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 [J].
高圣平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76-91
[9]   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变革的思路与框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相关内容解读 [J].
陈小君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4-25
[10]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三重功能属性——基于罗马氏族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比较分析 [J].
汪洋 .
比较法研究, 2014, (02)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