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区氮磷配施对冬小麦光合作用、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胡亚妮 [1 ]
刘文兆 [1 ]
王俊 [2 ]
党廷辉 [1 ]
李双江 [2 ]
王兵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塬区; 冬小麦; 氮磷配施; 光合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6.024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黄土高塬沟壑区,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对冬小麦各个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产量形成以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肥后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光合速率都显著提高,同化作用增强,平均产量提高了47.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4.6%。不同的肥料配施对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顺序基本一致,即高氮高磷>高氮低磷>低氮低磷>低氮高磷,但方差分析表明,在这种氮磷配施方案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氮肥,磷肥的贡献不大,且二者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交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1+178 +1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养分对旱地小麦水分胁迫的生理补偿效应..李世清;田霄鸿;李生秀;.西北植物学报.2000, 01
[2]   氮磷配施对旱地小麦产量和吸肥特性的影响 [J].
王旭刚 ;
郝明德 ;
李建民 ;
张春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38-142
[3]   不同水肥条件对宁南旱地谷子产量、WUE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于亚军 ;
李军 ;
贾志宽 ;
王蕾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2) :87-90
[4]   黄土区不同下垫面农田降雨入渗及产流关系的数值模拟 [J].
宋孝玉 ;
康绍忠 ;
沈冰 ;
史文娟 ;
胡笑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1) :1-5
[5]   王东沟小流域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J].
王旭刚 ;
郝明德 ;
张春霞 ;
魏孝荣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1) :81-84
[6]   黄土区旱塬农田生产力提高对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 [J].
黄明斌 ;
党廷辉 ;
李玉山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6) :50-54
[7]   对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农业若干规律性问题的探讨 [J].
刘巽浩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1) :1-8
[8]   养分对旱地小麦水分胁迫的生理补偿效应 [J].
李世清 ;
田霄鸿 ;
李生秀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1) :22-28
[9]   氮素营养对小麦群体光合碳同化作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J].
肖凯 ;
张荣铣 ;
钱维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03) :235-243
[10]   氮素营养调控小麦旗叶衰老和光合功能衰退的生理机制 [J].
肖凯 ;
张荣铣 ;
钱维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4) :37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