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被引:21
作者
邵勰 [1 ,2 ]
廖要明 [1 ]
柳艳菊 [1 ]
叶殿秀 [1 ]
司东 [1 ]
王艳姣 [1 ]
聂羽 [1 ,2 ]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
[2]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表面温度; 海洋热容量; 厄尔尼诺; 极端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6 [天气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15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继续偏高,比1961—1990年平均值偏高0.76℃,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内,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全球海洋平均热容量突破历史纪录。北极海冰年内最大值又创新低,南极海冰继续偏多。受下垫面因子的影响,大气环流持续性异常导致全球多地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春季南亚地区暴雨成灾,夏季欧洲受到高温侵袭等。分析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以及赤道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偏高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偏强,以及印度半岛局地对流活跃是导致南亚地区春季暴雨频繁的主要原因;另外,北极涛动负位相的维持导致中纬度西风减速及经向型环流的建立,是造成欧洲7月初高温热浪的直接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89 / 4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015年夏季气候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简析 [J].
王东阡 ;
王艳姣 ;
崔童 ;
李多 .
气象, 2016, 42 (01) :115-121
[2]   2015年春季我国主要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邵勰 ;
柳艳菊 ;
李多 ;
王艳姣 .
气象, 2015, 41 (10) :1292-1297
[3]   2014/2015年东亚冬季风活动特征及其可能成因分析 [J].
王东阡 ;
崔童 ;
司东 ;
邵勰 ;
李清泉 ;
孙丞虎 .
气象, 2015, 41 (07) :907-914
[4]   夏季北印度洋海温异常对西北太平洋低层反气旋异常的影响 [J].
黄刚 ;
胡开明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31 (06) :749-757
[5]   气候业务中全球台站逐日气候资料集的建立 [J].
王小玲 ;
任福民 ;
李威 ;
龚振淞 .
气象, 2006, (03) :39-43
[6]  
Indian Ocean Capacitor Effect on Indo-Western Pacific Climate during the Summer following El Ni?o[J] . Xie,Shang-Ping,Hu,Kaiming,Hafner,Jan,Tokinaga,Hiroki,Du,Yan,Huang,Gang,Sampe,Takeaki.Journal of Climate . 2009 (3)
[7]   DECADAL ATMOSPHERE-OCEAN VARIATIONS IN THE PACIFIC [J].
TRENBERTH, KE ;
HURRELL, JW .
CLIMATE DYNAMICS, 1994, 9 (06) :30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