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捍卫式倡导到参与式倡导——试析中国互不干涉内政外交的新发展

被引:14
作者
潘亚玲
机构
[1]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不干涉内政; 捍卫式倡导; 参与式倡导; 未来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与国际规范演变和中国快速崛起相伴随,中国坚持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实践日益遭到西方国际社会的质疑。这些质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与互不干涉内政相关的国际规范的发展,特别是人权规范、安全威胁观念以及"保护的责任"概念的发展;二是与中国崛起相关的国际反应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责任、中国"威胁"和中国实践的重新认识。很大程度上,这类质疑没有注意到这一事实,即在保持原则坚定性的同时,中国互不干涉内政的实践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互不干涉内政的实践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从捍卫式倡导到追求不偏不倚,再到建设性调解,目前已进入更加积极的参与式倡导阶段。在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仍具有长期生命力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通过参与国际集体制裁努力,进一步强化当前的参与式倡导方法,实现参与但不干涉,在参与中坚持不干涉。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7+157 +15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试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建构的三大使命 [J].
张春 .
国际展望, 2012, (02) :1-14+133
[2]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我们的新任务 [J].
赵进军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 29 (01) :1-4
[3]   从“援助有效性”到“发展有效性”:援助理念的演变及中国经验的作用 [J].
贺文萍 .
西亚非洲, 2011, (09) :120-135
[4]   中外不同语境中的“中国模式”概念辨析 [J].
刘爱武 ;
肖贵清 .
山东社会科学, 2011, (09) :44-49
[5]   试论全球化下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生存能力 [J].
潘亚玲 .
教学与研究, 2011, (07) :89-96
[6]   当前国际格局的演变和我国外交工作 [J].
杨洁篪 .
国际问题研究, 2011, (01) :1-4+71
[7]   “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 [J].
秦宣 .
前线, 2010, (02) :28-32
[8]   “不干涉内政”的困境 [J].
谢奕秋 .
南风窗, 2010, (01) :42-44
[9]   试析中国对非洲外交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 [J].
张忠祥 .
西亚非洲, 2010, (01) :11-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