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敏性稠油油藏开发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9
作者
徐丕东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
关键词
水敏性; 低渗透稠油油藏; 直井与水平井组合布井; 热水驱; 油层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45 [稠油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胜利油区八面河油田面120块Es41油藏是国内外少见的高温强水敏性低渗透稠油油藏。砂岩储集层渗透率为258mD,处于热采筛选标准的下限;250℃温度下,注入蒸汽6倍孔隙体积时,渗透率下降80%左右,油井蒸汽吞吐热采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油稠、层薄、边水能量较弱及高温强水敏性的油藏特点,结合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应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表明:BY-BA3和OW-3-8两种高温黏土防膨剂具有较好的防膨效果,采用伴蒸汽注入方式可最大限度保护高温强水敏性低渗透油层;蒸汽吞吐2~3周期后转热水驱(注入100℃热水)是适合此类低渗透稠油油藏的最佳开采方式;直井与水平井组合布井为最佳布井方式,优化的直井与水平井井距为300m,水平井段长度为300m。图1表3参19
引用
收藏
页码:374 / 3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水平井注采井网优化 [J].
凌宗发 ;
胡永乐 ;
李保柱 ;
王丽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65-72
[2]   胜利油区水驱普通稠油油藏注蒸汽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 [J].
周英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79-483
[3]   水平井蒸汽吞吐热采过程中水平段加热范围计算模型 [J].
倪学锋 ;
程林松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5) :108-112
[4]   浅薄层特、超稠油注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研究 [J].
邵先杰 ;
孙冲 ;
王国鹏 ;
高孝田 ;
王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131-133
[5]   水平井与直井交错井网优化方法 [J].
赵春森 ;
肖丹凤 ;
宋文玲 ;
冯凤萍 ;
单春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119-122
[6]   热采水平井变质量流与油藏渗流的耦合数值模拟 [J].
吴淑红 ;
于立君 ;
刘翔鹗 ;
郭尚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88-90
[7]   非均质性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J].
郭肖 ;
杜志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91-93
[8]   各向异性油藏水平井网稳定渗流与产能分析 [J].
刘月田 ;
张吉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94-96
[9]   水平井开发低渗透砂岩油藏 [J].
杨勇 ;
苏海芳 ;
侯中昊 ;
康元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2) :23-25+4
[10]   草古1潜山裂缝性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开采特征 [J].
徐丕东 ;
韦涛 ;
孙丙和 .
特种油气藏, 2000, (03) :2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