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形对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张小波 [1 ,2 ]
王利红 [1 ]
郭兰萍 [2 ]
韦霄 [3 ]
黄璐琦 [2 ]
梁留科 [1 ]
孙宇章 [2 ]
吕金嵘 [1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青蒿素; 地形因素; 青蒿人工种植; 空间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19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针对广西青蒿种植中适生地选择的迫切要求,在对广西31个样地155株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青蒿素含量地理变异,不同地形条件下青蒿素含量变异,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区域内青蒿素含量变异分析,并应用GIS技术开展了基于地形因子的青蒿种植区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和结论:①各样地间的青蒿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5);②海拔高度和坡度是影响青蒿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地形因子,生长在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丘陵、山地区域内的青蒿,青蒿素含量高于生长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平原区域内的(P=0.000<0.05);③桂西南地区内的青蒿素含量最高,桂东南平原区域内的青蒿素含量最低,二者与其他区域的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P=0.000<0.05);④青蒿素含量在(0.76%~0.93%)的为最适宜区,主要包括桂东北和西南地区的阳朔、都安、大化、苹果、马山、武鸣、隆安、南宁和崇左等县市。青蒿素含量在(0.61%~0.76%)的为较适宜区域。青蒿素含量在(0.47%~0.61%)的为适宜区。青蒿素含量在(0.32%~0.47%)的为不适宜区,主要包括北海市、钦州市、贵港市、贺州市、梧州市和岑溪市的部分地区。⑤桂北地区地形复杂"小地形"、"小气候"特征明显,从小尺度范围内研究青蒿的生态适宜性,更能得到较显著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6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
[2]   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RP-HPLC法测定 [J].
刘金磊 ;
李典鹏 ;
韦霄 ;
黄永林 ;
卢凤来 ;
蒋运生 .
广西植物, 2007, (05) :808-810+724
[3]   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插值的几个问题 [J].
朱会义 ;
刘述林 ;
贾绍凤 .
地理研究, 2004, (04) :425-432
[4]   中药青蒿的生态生理及其综合利用 [J].
王三根 ;
梁颖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 (04) :47-50
[5]   黄花蒿优质种质资源的研究 [J].
钟国跃 ;
周华蓉 ;
凌云 ;
胡鸣 ;
赵萍萍 .
中草药, 1998, (04) :264-267
[6]   广西黄花蒿类型调查研究 [J].
李锋 ;
韦霄 ;
许成琼 ;
傅秀红 ;
黄正福 .
广西植物, 1997, (03)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