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性地层气水两相渗流机理研究

被引:22
作者
吴建发
郭建春
赵金洲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研究生院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学院
[3] 西南石油学院研究生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学院
关键词
裂缝性储集层; 渗流模型; 相态; 机理; 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文章首先利用先进的激光刻蚀技术,将岩石的真实裂缝结构刻蚀在光学玻璃板上,制作成可供摄像用的透明微观物理模型,并加压让气水两相流过微裂缝,观察到气水两相在裂缝性地层中的流动分为三种现象,即水窜、绕流、和卡断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气水两相裂缝渗流模型,将气水两相流动分为四个流动阶段,即静止、运动、卡住和卡断阶段。从微观渗流角度出发,利用能量守恒原理详细地分析了裂缝性地层中气水两相渗流机理,证明裂缝性地层中气水两相流动具有不连续性。该过程不能用Vogel方程进行分析计算,同时也说明裂缝性地层中的气水分布与压力分布无关,只与构造形态、水侵特征和产水历史有关。由此我们知道有水气井井底产水具有波动性,不能用井口产水来描述井底产水,从而提高了对裂缝性地层中气水两相渗流特征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指导裂缝性地层中有水气井的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7+21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气井(藏)动态优化配产方法研究 [J].
唐海 ;
黄炳光 ;
刘志斌 ;
易俊 .
天然气工业, 1998, (03) :70-73+10-11
[2]   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排水采气开发效果分析及开发前景展望 [J].
王玉文 .
天然气工业, 1995, (05) :28-31+100
[3]  
A method of Making two-dimensional glass micromodels of pore systems. Mekellar M. J Chan Petrol Tech . 1982
[4]  
Pore level visual investigation of miscible and immiscible displacements. Danesh A. 4th EURP Sym, EOR, Ham-bury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