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农区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构建及应用——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

被引:15
作者
张英男 [1 ,2 ,3 ]
屠爽爽 [1 ,2 ,3 ]
龙花楼 [1 ,2 ,3 ]
戈大专 [1 ,2 ,3 ]
李裕瑞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关键词
平原农区; 空心村整治; 潜力测算模型; 禹城市;
D O I
10.13254/j.jare.2017.0067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4 ; 120405 ;
摘要
空心村整治是解决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乡村地区土地资源闲置、空废及低效利用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构建符合平原农区地域功能特点的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是实施平原农区空心村整治工作的基础与依据。本文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为基础,基于平原农区的地域特色及优质耕地保育与现代商品粮基地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建立了涵盖整治迫切性、自然适宜性及经济社会可行性等影响平原农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释放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构建了空心村整治潜力测算模型,并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禹城市的整治迫切性、自然适宜性及整治可行性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各乡镇的整治迫切性修正系数处于0.18~0.96之间,自然适宜性修正系数处于0.69~0.84之间,整治可行性修正系数处于0.11~0.77之间;(2)禹城市空心村整治的理论潜力及现实潜力分别为3 517.86 hm2和1 853.18 hm2,新增耕地系数达16.89%。近期空心村整治需重点挖掘市中街道、十里望镇和房寺镇的整治潜力,远期需加强其他乡镇村庄整治;(3)市中街道周围的农村居民点自然适宜性较低,可考虑将该区空心村整治后复垦为建设用地,其他乡镇空心村整治后复垦为耕地,提高综合用地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335 / 3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M].刘彦随;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1,
[2]   基于农户调研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研究 [J].
宇林军 ;
孙大帅 ;
张定祥 ;
郑博 ;
韩乐然 ;
宇振荣 .
地理科学, 2016, 36 (07) :1043-1049
[3]   多重演化动力机制下的空心村整治经济保障体系探究 [J].
张甜 ;
王仰麟 ;
刘焱序 ;
赵明月 .
资源科学, 2016, 38 (05) :799-813
[4]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屠爽爽 ;
龙花楼 ;
刘永强 ;
李婷婷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11) :1956-1968
[5]   基于ARIMA模型对吉林省失地人口的研究 [J].
孙少岩 ;
逯家英 ;
王化波 .
人口学刊, 2014, 36 (04) :26-32
[6]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19-1028
[7]   黄淮海平原农区农户空心村整治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王介勇 ;
刘彦随 ;
陈玉福 .
地理科学, 2012, 32 (12) :1452-1458
[8]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修正与测算——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宋伟 ;
梁发超 ;
姜广辉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490-503
[9]   基于规划导向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及模式 [J].
李乐 ;
张凤荣 ;
关小克 ;
曲衍波 ;
姜广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1) :337-343
[10]   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综述 [J].
宋伟 ;
陈百明 ;
姜广辉 .
经济地理, 2010, 30 (11) :1871-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