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沈阳一次降水过程的催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8
作者
陈宝君
周德平
宫福久
王吉宏
耿素江
机构
[1]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辽宁沈阳,辽宁沈阳,辽宁沈阳,辽宁沈阳
关键词
东北冷涡; 积层混合云; 人工增雨; 数值模拟;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5.04.007
中图分类号
P437 [实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三维对流云模式和探空资料,对沈阳地区2002年7月12日发生的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这次降水主要是由积层混合云引起的,其中冰相过程占主导地位,霰的融化是最主要的雨生成项。催化模拟试验表明,当云体处于成熟稳定的积层混合云阶段,在0℃层高度以上播撒AgI能起到显著的增雨效果。积层混合云具有巨大的人工增雨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播撒碘化银实施雹云催化的数值试验——个例研究 [J].
周毓荃 ;
陈宝君 ;
肖辉 ;
黄毅梅 ;
李子华 .
大气科学, 2003, (01) :8-22
[2]   冰雹云中微物理过程研究 [J].
洪延超 ;
肖 辉 ;
李宏宇 ;
胡朝霞 .
大气科学, 2002, (03) :421-432
[3]   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条件和方法的探讨 [J].
胡志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S1) :10-13
[4]   冰雹云中累积区与冰雹的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周玲 ;
陈宝君 ;
李子华 ;
黄美元 ;
郭学良 ;
肖辉 ;
洪延超 .
大气科学, 2001, (04) :536-550
[5]   冰雹形成机制和催化防雹机制研究 [J].
洪延超 .
气象学报, 1999, (01) :31-45
[6]   三维冰雹云催化数值模式 [J].
洪延超 .
气象学报, 1998, (06) :2-14
[7]   高效碘化银焰火剂及其成冰性能的研究 [J].
酆大雄,陈汝珍,蒋耿旺,罗秉和,崔云山 .
气象学报, 1995, (01) :82-90
[8]   播撒碘化银粒子进行人工防雹的数值试验 [J].
黄燕,徐华英 .
大气科学, 1994, (05) :61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