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杨村斜坡结构成因及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19
作者
袁选俊
靳久强
孟庆仁
王少春
卢学军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3] 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斜坡带; 构造演化; 成因机制;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湾盆地断陷湖盆的斜坡带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廊固 武清凹陷构造演化历程分析 ,确定了杨村斜坡的形成演化过程。杨村斜坡不具有相邻文安斜坡“深沟高垒”式的垒嵌结构 ,而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单斜。从斜坡成因机制上解析了垒嵌结构与单斜地质结构差异的形成原因。根据杨村斜坡的单斜地质结构特征 ,其成藏模式应以地层 岩性油气藏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苏桥潜山油气藏烃源讨论 [J].
党振荣 ;
刘永斗 ;
王秀 ;
张锐锋 ;
刘和平 .
石油学报, 2001, (06) :18-23+6
[2]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格局 [J].
李德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79, (02) :1-10
[3]  
中国东部大陆裂谷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谯汉生等著, 1999
[4]  
渤海湾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M]. 地质出版社 , 陆克政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