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拓展

被引:9
作者
王岳川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后学; 中国思想; 认知地图; 跨文化经验; 文化命运;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01.03.016
中图分类号
B089 [其他哲学流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认为 ,中国学者对后现代后殖民问题的研究 ,大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 ,迄今未达成共识。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当代学界已经走出了一元文化模式 ,而进入多元文化氛围之中 ;另一方面也说明“后学”自审意识的缺乏 ,思潮的交互出现成为时尚景观 ,“追新逐后”成为时代风向标。这意味着 ,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场在意义世界和认知地图上出现了新的“战国”状态 ,没有任何一种声音能够成为主流声音 ,没有任何一个流派能够主宰局面 ,没有任何一种话语能够成为当代话语的中心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95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文化与公共性[M]. 三联书店 , 汪晖,陈燕谷主编, 1998
  • [2] 阐释"中国"的焦虑. 张颐武. 二十一世纪 . 1995
  • [3] 后现代与中国文化建设. 徐友渔,王岳川.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