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经济国家社会保护机制的建构:中国与波兰的比较研究

被引:5
作者
熊跃根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
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关键词
转型经济; 社会保护机制; 制度比较; 中国; 波兰;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8.03.013
中图分类号
D5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本文以中国和波兰为例,试图分析并阐释在社会变迁背景下转型经济国家社会保护机制建立和发展的制度逻辑。虽然中国与波兰两国的经济改革都导致了明显的社会分化,但是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外部约束条件的差异,在中国和波兰,政府针对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市民社会的政治压力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明显影响了两国的社会政策模式。为减轻社会分化和不平等带来的冲击,中国在转型过程中社会保护机制形成是通过建立强调社会秩序稳定、"去政治化"(De-politicizing)的反应型社会政策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双重方式来实现的,同时突出机制建立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特征。而在波兰,由于受到了不同社会精英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市民社会的政治压力左右,以及国际外部环境与国际组织的影响,该国社会保护机制的形成则更多是通过政治协商与谈判的渠道来完成,其机制建立突出了民主参与和协商的因素。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同中国长期推行经济发展优先的格局不同,波兰的政治制度的变化、"回归欧洲"的普遍社会预期和欧盟的外部制度约束,加快了其社会保护机制建立的制度化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Family policies and gender in Hungary, Poland, and Romania[J] . Eva Fodor,Christy Glass,Janette Kawachi,Livia Popescu.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 2002 (4)
[2]  
The politics of social policy reform in post-communist Poland: Government responses to the social insurance crisis during 1989–1993[J] . Tomasz Inglot.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 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