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雨量计密度对雷达联合雨量计估测流域平均面雨量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田付友 [1 ,2 ]
程明虎 [3 ]
张亚萍 [4 ]
姚燕飞 [5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国家气象中心
[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4] 重庆市气象局
[5]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关键词
雨量计密度; 平均面雨量; 梅雨锋降水; 雷达雨量计校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4.9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加密雨量计网资料联合合肥新一代多普勒天雷达资料,通过5个个例对2003年佛子岭和响洪殿子流域内6月下旬至7月中旬的3次典型梅雨期层积混合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校准雨量计密度对雷达联合雨量计估测流域平均面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采用Z=300I1.4和Z=200I1.6两种关系式进行雷达降水估测,以各流域内布设12部雨量计距离平方反比法得到的平均面雨量作为真值,使用的校准雨量计数量逐渐从12部减少至1部,对雷达联合雨量计网以及单独使用雨量计网进行降水估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作为真值的12部雨量计平均面雨量序列,两流域内未经校准的雷达估测累积平均面雨量均存在20%—50%的低估,使用不同的Z-I关系时,只是低估的程度有所变化;整体上用于校准的雨量计数量越多,校准效果越好,随着校准雨量计数量的增加,均方根误差值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同真值序列的相关性逐渐增强;雨量计数量一定时,校准雨量的结果优于单独使用相同雨量计估算的雨量结果;单部雨量计校准时,受雨量计在流域内的分布和相对于雨区的位置等影响,结果随着校准雨量计的不同而变化;文中研究的两流域内,当校准雨量计的数量大于等于2部时,均方根误差稳定,同真值的相关性较高,对应的雨量计密度在佛子岭流域为每900km2布设1部,响洪殿流域为每700 k2布设1部。
引用
收藏
页码:717 / 73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制作流域径流预报的研究.[D].张亚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04
[2]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俞小鼎[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
[3]  
2003年淮河大水天气分析与研究.[M].矫梅燕等著;.气象出版社.2004,
[4]  
雷达气象学.[M].张培昌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1,
[5]   2003年淮河汛期一次中尺度强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 [J].
王欢 ;
倪允琪 .
气象学报, 2006, (06) :734-742
[6]   天气雷达回波运动场估测及在降水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J].
张亚萍 ;
程明虎 ;
夏文梅 ;
崔哲虎 ;
杨洪平 .
气象学报, 2006, (05) :631-646
[7]   用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联合雨量计校准估测夏季区域强降水 [J].
史锐 ;
程明虎 ;
崔哲虎 ;
刘朝晖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737-745
[8]   2003年6月30日梅雨锋大暴雨β和γ中尺度结构的双多普勒雷达反演 [J].
周海光 ;
王玉彬 .
气象学报, 2005, (03) :301-312
[9]   2003年淮河流域大水期间体积降水量的研究 [J].
姚学祥 ;
徐晶 .
气象学报, 2004, (06) :803-813
[10]   1998年6月28日~7月2日淮河流域暴雨分析 [J].
刘淑媛 ;
郑永光 ;
王洪庆 ;
吴庆丽 .
气象学报, 2002, (06) :774-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