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预探圈闭影响因素

被引:2
作者
张建宁 [1 ]
韩文功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预探圈闭; 影响因素; 地质条件; 勘探程度; 地质认识; 济阳坳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3.00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济阳坳陷已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对1995年以来的预探圈闭统计分析表明,影响预探圈闭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地质条件、勘探程度、地质认识、技术水平和勘探投入等。地质条件和资源规模仍是影响预探圈闭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地质条件优越的富油凹陷或区带,预探圈闭的成功率高,勘探潜力较大。预探圈闭的钻探效果与勘探程度基本呈负相关关系,勘探程度较低的古生界、深层和潜山圈闭升级率较高;勘探程度较高的古近系和中浅构造圈闭预探成功率下降。圈闭升级率的变化反映了地质认识、技术水平等对圈闭勘探效果的影响。勘探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提高济阳坳陷圈闭预探水平的有力保障,也是保持圈闭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和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勘探程度较高,钻探目标复杂隐蔽,勘探风险增大,足够的预探工作量投入保证了良好的资源序列和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35+111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济阳坳陷圈闭勘探经济评价初探 [J].
张建宁 ;
谭明友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2) :105-107+110+118
[2]   济阳坳陷隐蔽圈闭识别与精细描述 [J].
韩文功 ;
张建宁 ;
王金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849-859
[3]   潜山圈闭成藏特征及地质风险评价——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J].
王友启 ;
汤达祯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2) :147-151
[4]   济阳坳陷储备圈闭特点分析 [J].
张建宁 ;
于建国 ;
李学勤 ;
陈海云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21-23+82
[5]   中国陆相非构造圈闭油气勘探领域 [J].
何治亮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2) :194-199+205
[6]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内涵与意义 [J].
赵文智 ;
邹才能 ;
汪泽成 ;
李建忠 ;
李明 ;
牛嘉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5-13
[7]   中国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战略 [J].
潘继平 ;
金之钧 .
石油学报, 2004, (02) :1-6
[8]   “跳出框框”是老油区找油的关键 [J].
张善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12-14
[9]   中国东部油气区的资源潜力 [J].
查全衡 ;
何文渊 .
石油学报, 2003, (05) :1-3+9
[10]   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主要研究进展 [J].
李丕龙 ;
金之钧 ;
张善文 ;
庞雄奇 ;
肖焕钦 ;
姜在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4